媽啊!我的體脂肪超過30歲耶!
2008/06月底意識到想做控制體重,從7月開始有一搭沒一搭的紀錄體重,那時候我只有當體重有減輕才會紀錄,沒有改變我就沒有紀錄,使用的是一般的指針秤。
對我來說指針秤的刻度讀取有點困難,指針常常一直晃來晃去的看不準,我就很想要電子秤,既然要買電子秤又希望能有體脂肪率的功能,這樣一台隨便也要個兩仟,當然我很怕自己只是三分鐘熱度9我常常三分鐘),直到體重減輕兩公斤時,又剛好發現有一台知名廠牌出的體脂肪計特價後的價格約一仟左右,我才下決心去買。
先說好:當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減肥當然先要知道自己有多肥,所以需要秤;如果你家本來就有秤(指針秤、電子秤),那你就把錢省起來吧,能監控體重變化一樣能達到體重控制的目的,並不需要多花這一、兩仟錢去買個體脂肪的功能,如果你跟我一樣好奇自己的脂肪量有多高,那我買的陽春秤也不過一仟有找(重點是真的蠻陽~春~的~)。
我之所以說它陽春,是因為它的公斤刻度範圍0.2kg,體脂肪率0.5%,而且一次只能紀錄兩組身高。
簡單解釋就是公斤尾數都是0.2的倍數,體脂肪率是0.5倍數,其實有更精密的可以測到0.1kg跟0.2%變動,甚至可以測骨骼%、內臟脂肪率%...等,有的還可以紀錄高達六組身高,當然價格也可以高達六倍,不過我不需要這麼精密的,所以荷包看的很緊…
不管你用什麼秤,重點是持之以恆。(持之以恆、持之以恆、持之以恆,老師在講,你有沒有在聽!!!)
我一直肉肉的,不知道被罵多少次胖子、肥子…(連自己不怎麼瘦的男生都敢叫我胖子,是怎樣?!)<=這我超氣的。
也算不出來幾百個人跟我講過『如果你瘦一點一定更好看』...(你以為我不想嗎?)
甚至我媽還很認真的問過我『你要不要去看減重門診?』
她有個朋友的女兒(牽很遠)也去看減重門診,減重門診健保是沒有給付的,印象中費用當然是不便宜。
(目前國內合法減肥藥:Xenical羅氏纖、Reductil諾美婷,這都是需要處方籤的用藥,既然是藥就有副作用,請不要自己想辦法買來亂吃,新聞有查獲過賣假藥的。)
關於假藥文章=>桃園縣藥師公會
我之前不想減肥有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很害怕復胖〞。
很多人都有大減特減之後又復胖到胖過原本體重的經驗,所以我寧可不去減肥,這麼努力減了又更胖,是瘋了嗎?!
所以我一開始想的只到底怎麼吃,健康=能瘦=省錢。
目前雖然減肥到現在體重下降有六公斤左右,但是我的體脂肪率還算高標,但是也是有陸續在降低,比一開始好多了。
那到底什麼是體脂肪呢?
由於上篇BMI的計算方式並沒有將脂肪與肌肉分開,所以到底是肌肉重還是脂肪重呢?!所以出現另一種肥胖判定標準:體脂肪。
男性標準:
18歲-30歲:14%~20%
30歲-69歲:17%~23%
女性標準:
18歲-30歲:17%~24%
30歲-69歲:20%~27%
SSP-G4轉轉脂體脂肪率只能仰賴醫院儀器測量(我沒去醫院量過,不知道哪裡有這個服務),或者購買家庭用體脂肪計。
人體是由骨骼、肌肉、水分、脂肪組成的,總合就是『體重』(這是廢話)。
所謂的體脂肪計的原理是透過微小電流通過身體的時間差來計算體內脂肪+水分的佔比,水跟脂肪具有導電性,體內脂肪跟水分越多導電越快,體脂計會以個人身高計算出體脂肪率,當然這不能說是百分百準確,前面提到的〝水分〞對體脂肪率準確性影響很大,最好的方式是固定時間測量。
我有提到,剛開始我是有一搭沒一搭的紀錄,所以正確開始減的體重我也不太肯定,大概約53公斤左右(有一次晚上量衝到54kg,嚇扁我了),如果真的可以嚇扁就好了(依據質量不滅定律,嚇扁也不會比較輕…,我又開始廢話了…)。
我每天早上(空腹)跟晚上(睡前)都會量體重並且用表格紀錄。
每次量早上跟晚上的體重差異高達1kg,體脂肪率差異也有5%。
我個人也很納悶,到底要看哪個數據,最後結論就是都紀錄下來,看長期變動波動。
早上(空腹):體重↓,體脂肪↑
晚上(睡前):體重↑,體脂肪↓
目前我的體脂肪率不管從早上還是晚上來看,目前都是高於標準的,所以減肥仍需努力。(因為我很少運動><)
減重不代表減肥,減重通常都是從瘦肉開始減,脂肪細胞是非常頑固的,而肥也是先長脂肪,所以常常快速減肥又快速腹胖,而且變更胖,稱之為『YOYO效應』。
目前不敢說我瘦的很健康,但是我減的蠻快樂的,而且自己煮之後省超多錢的。
本文來自: https://blog.xuite.net/violet812/diary/19286698